我們在伊朗的第二天,便發現自己犯了一個很嚴重的錯誤:沒有帶充足的現金。
因為伊朗及之後的土庫曼,能夠直接使用國際信用卡或提款卡拿到現金的機會接近是零,所以到訪這兩個國家必需帶備足夠的盤川。再下一站的烏茲別克雖然有提款機,但據說它們經常沒有現金,所以同樣不能存在厚望。偏偏我們在土耳其的時候,以為自己身上的現金很足夠,卻忘了申請各國簽證時花了相當多的美金及歐元,卻沒有補充。進了伊朗才發現時,想回頭一切已太遠。
十一個月以來,我們一直走到這裡,雖然說是盡量能省則省,但同時也不想真的凡事算盡。例如為了休息得好一點和安全理由而選擇住雙人房而不是多人間;偶然花多一點點吃一下當地的美食,有時艱苦過後盡情吃喝來作為心靈慰藉。我認為如果不惜一切地節衣縮食的旅行是沒有意思的。
不過這一刻開始,真正要在一個不太富裕的國家裡過一下窮遊驢友的生活。
可是我們也許來得不太合時。伊朗幣兌美元匯率突然大幅度下滑,據說是因為伊朗總統正在會見美國總統,有可能簽定條約令伊朗幣升值。還有,在之前,政府曾頒佈法令,禁止酒店和景點分別設立本地遊客價和外國遊客價。可是伊朗剛換了新政府,然後這個規定就突然消失了。外國遊客參觀景點,總是要付上貴好幾倍的入場費。
簡單一句,就是在最窮之時忽然之間一切還要變得更貴。
有天我們在伊斯法罕,在一個大清真寺外因為門票太貴而沒有進去(說穿了其實是幾十元港幣,但比本地人價格貴了好多倍),反而在外面跟一個當地家庭碰上面,然後聊了很久。後來他邀請我們和他們一起到下一個景點參觀。到了售賣處,同樣發現他們的本地價和我們的外來價差天共地。他們也很「醒目」地說幫我們買當地人的票。不過最後我們還是進不了,職員說我們必須買遊客票。他們家人和在場另外的當地人都覺得不公平而跟售票員理論,但還是不得要領。最後我們說太貴了而決定不進。其實那時覺得有點尷尬,在他們眼中應該也摸不著頭腦,為什麼我們跑那麼遠卻為了一點點錢而放棄參觀?
還有那天在大不里士,剛好在藍色清真寺外碰到一個香港的年青人,我們三個分別也因門票問題而過門而不入時,有當地人看到我們打退堂鼓,就問我們為什麼不進去。我們就直接說,票價太貴了。其中一個女孩說,你們花那麼多錢飛過來,卻不進去參觀太可惜,而且也不差那一點點。唉,如果在之前,我很可能是同樣想法的,不過現在有苦自己知。想想我們兩人門票的價錢,足夠今天兩餐溫飽了。
當然有些最重要的地方,我們還是會付錢進去參觀的。於是,每到一個地方,我們都要先衡量一下,是否值得進去。而且隨著我們的里數和見聞的增長,有時看不看所謂的景點,真的變得不太重要了。有時會想,反正什麼教堂、清真寺、宮殿等都是大同小異的…
不過在途上,開始發現而更重要的是你會碰到怎樣的人。"It's not what you've seen, it's who you've met."這個道理,不知道在什麼時候,開始慢慢在腦中浮現出來。
又或者,這就說明了,我們是一個真正的Traveler(旅行者)而不是單純的tourist(觀光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