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r Facebook fanpage

Pls follow us by "like" our facebook page at www.facebook.com/theunexpectedtheordinary

2013年7月24日 星期三

Day 278: 切爾諾貝爾核電廠(Chernobyl Nuclear Plant)

1986年4月26日,前蘇聯(現在烏克蘭境內)的切爾諾貝爾核電廠(或譯「車諾比核電廠」)發生爆炸,洩漏出大量超高放射性的核燃料,造成了人類史上最大的生態災難,也是史上第一次發出最高警戒級別的七級核災難事件。

不知道有多少人會跟我一樣,來烏克蘭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多點了解關於這場災難的歷史。要參觀現在已停用的核電廠,必須透過當地團才能前往,而且還要提早至少兩星期預訂,因為旅行社需要把參觀者的資料預先呈交到當地的管制區,追蹤著每個即將進入進出的人,並確保他們不是恐怖份子。
切爾諾貝爾核電廠

在出發前我們已預先做了點功課,了解當年為什麼會發生核洩漏。普遍認為是人為操作失誤,加上反應堆本身的設計有問題而造成災難。(當中有些太深入的技術層面,以我不合格的物理知識不能太清楚理解,所以還是盡量簡略帶過好了;想了解的話請到維基百科。)

86年的五一勞動節前夕,切爾諾貝爾核電廠關掉四號核反應堆作例行檢查,並同時進行一系列實驗,研究反應爐的渦輪發電機能力,以檢驗在電力不足情形下能否發出充足的電能供給反應爐的安全系統。當時負責這個實驗的工程師在反應堆功率過低的情況下仍堅持繼續實驗,結果導致一個極不穩定的狀況。怠速的渦輪供水不令夠,令冷卻劑在反應堆核心管道形成蒸汽。這時操作員按下緊急停止的制,即是要把所有控制棒插入。但燃料棒增加了能量令功率急升,極端高熱令管道變形無法完全插入,結果導致蒸汽爆炸,把整個四號反應堆的上蓋完全炸開,超高熱的燃料像溶岩一樣流到反應堆下幾層的樓房之中,核燃料直接暴露於空氣中,接觸到空氣中的氧而再引發爆炸及火警。

不過當時,只有一個技術員在這場爆炸意外中死亡。

廠方認為那只是一場火災,於是派出28個消防員去撲滅。其中有很多消防員直接受到極高的放射線照射一個小時,很快便出現輻射感染的徵狀,最終犧牲。核洩漏事件沒有受到政府重視,因為政府得到的消息是「只是火警,沒有爆炸」。2天後蘇聯政府才疏散距離電廠最近的村落。當時在村莊測出了比致命量高幾百倍的輻射,但專家寧願以為是儀器壞了也不相信輻射水平高到那個地步。最終過了一星期之後,輻射已隨風擴散至歐洲各地。遠至瑞典,那邊的核電廠發現有輻射物質,並證實那不是他們自己的洩漏。他們懷疑是在蘇聯的核電廠出了事,便致電蘇聯查問,事件才正式曝光。

之後數個月,蘇聯政府派出了無數人力物力,終於將反應爐的大火撲滅,同時也控制住了輻射。但是這些負責清理的人員也受到嚴重的輻射傷害;原因之一為遙控機器人的技術限制,加上嚴重輻射線造成遙控機器人電子迴路失效,因此許多最高污染場所的清理仍依賴人力。

我們的團便重回到核電廠外30公里封鎖範圍內的各條村莊,看看當時疏散的情形。不過,首先一個重要的問題,核電廠洩漏的燃料至今仍未有合適方法進行清理,輻射量仍然超標,那參觀警戒範圍,到底安全嗎?

其實我們不能也不會走到危險的核電廠內,而參觀的地區平均有3-4單位的輻射,這濃度大約等於在城市內兩天的吸引到的劑量,而照一次X光便有高於100單位的輻射。我不會說非常安全,但如果守規則地參觀,也應該不會有什麼危險。

 
輻射感染的封鎖範圍,包括烏克蘭及白俄羅斯的國境

在管制區門外,請訪客綁上絲帶來記念當年的大災難

我們先到30公里區內的一條小村落,裡面除了民居,還有商店,診所等,現在當然已空無一人,但屋內殘留著各色各樣的物品,1981年的舊報章、書籍、文件、破玩具、醫療用品等。
 

 

 

然後再到10公里覺圍內的一家幼稚園,在外面放置了一個輻射警告牌,輻射探測器量到在空氣中已有0.8至1單位的放射物質。然後導遊示意我們把探測器放到泥土附近,探測器馬上發出咇咇的聲晌,發現那泥土中有接近20單位的輻射量。
 

被遺下的玩具

 

幼稚園

接著我們到了離核電廠5公里的城市,這裡被人稱為「鬼城」。因為在意外之前,這裡是個發展得相當完善的城市,大馬路、大廈、廣場、學校,醫院、咖啡廳、體育館、酒店、社區會堂…全部應有盡有。不過我們到達時,看到的是一大片森林,隱約在樹木後面才看到一些建築物。要不是導遊給我們看那些疏散之前社區的照片,我是絕對不會相信這裡曾經是一個新市鎮。

 

 
民房和學校,現在全部被樹木包圍

這原本是通往城市的大街,現在看起來像森林

今非昔比

 


 

 
社區會堂

cafe內的彩繪玻璃

當年的高級咖啡室

在醫院內,導遊說當時在烏克蘭地區沒有治療受到輻射的設備,所以那時候首先進入火場的消防員和電廠員工最後要送往莫斯科的醫院接受治療。不過在這之前,他們被送到這家醫院的地底急救,後來有人把他們當時身上的保護衣服拿了一片出來,我們用儀器一查,27年後的今天,那片保護衣仍有超過200單位的輻射量!

 
醫院

當時救援人員的保護衣,至今仍有超高的輻射水平

還有一件事要提的,就是當時蘇聯政府禁止醫生在死亡原因一欄填上任何關於輻射感染的徵狀。

再走到城市的另一面,那裡有一個遊樂場。荒廢了的摩天輪是這個鬼城的代表地標。不過遊樂場其實從未正式開放,因為當時原定了在五一勞動節假期那天才正式開放,不過就在開幕前的5天便發生了慘劇。
 


從未開幕的遊樂場

 

 
學校

給小孩用的防毒面具,最終全部都沒用過

最後我們終於去到核電廠內的範圍。現時核電廠已全面關閉,不過原來這是2000年的事,烏克蘭是在歐盟的壓力及巨額補償之下才關閉第五號反應堆。但現時仍有人在核電廠工作,主要是因為這裡在興建一個新的防護罩防止輻射塵擴散。其實在第三、四號反應堆的意外現場,原本也有些石棺用來隔絕輻射擴散,但因為已日久失修,有些保護層甚至開始變形和傾斜,近年才開始在反應堆旁邊興建新的石棺。
後方便是第三、四號反應堆,還有當年發生爆炸後的照片對比

當年在反應堆外搭建的石棺(中間灰色那些)已日久失修,
後來加建了支架(黃色支架)來暫時減低它的倒塌速度

在旁邊正在興建新的永久石棺,
完成後會整體橫移到反應堆上把它蓋住,以防舊的倒塌後令裡面的輻射塵擴散


在回程路上,導遊逐一訪問我們的感受。被問到為什麼要參觀這個地方,我說2年前日本福島的7級核洩漏事件仍歷歷在目,提醒我們關心核電廠的安全問題。而我們身處香港,在50公里範圍內便有曾經出現事故的大亞灣核電廠,而在150公里範圍之內竟然有20家核電廠或核燃料處理站,不過我們跟切爾諾貝爾市不同,我們在香港這個海岸城市,根本無處可逃。即使他們聲稱國內的核電廠如何安全,科技如何先進,但是,我們深明什麼叫做「Made in ChiXa quality」,還有政府慣常隱瞞重大事情的做法(還記得沙士,動車追尾,各地爆炸事件,禽流感及瘟疫的消息封鎖嗎?)我實在無法給予充份信心。

派出我們團內年紀最小的人到英勇救火的消防員記念碑前獻花

至於整天最令我難忘的,我在出發之前還以為看到「鬼城」會很激動會很難過,但原來不是。相反,我其實相當平靜,因為那裡只是被丟空,又不是什麼屠城(當然,有些居民因輻射而導致各種疾病或死亡)。反而我最感詑異的是整個城市現在被森林包圍,樹木變成了雀鳥和各種野生動物新的居所。這些年來,某些住在裡面的動物在世代繁衍下,甚至開始有抵抗輻射的能力。

看著那一片綠,它們好像在告訴我,人類不斷在破壞地球,因為一己私利而造成嚴重的生態災難,人類事後又完全束手無策,最終卻是大自然自己去治療這個傷疤。

2013年夏天,我們在參觀完切爾諾貝爾核電廠後寄了一張明信片給自己。明信片正面是86年發生爆炸的四號反應堆,後面寫上了「反核」的兩個大字.我希望把這個訊息傳出去,讓每個人都知道核電背後可能帶來的危險和災害。

2 則留言:

  1. 看完廢墟當然會反核,反核沒有錯,擁核也不是對,換個說法,擁核沒有錯,反核也不是對,烏克蘭這二十七年來在世界人的眼中就是個受災國,記者只要需要報導核災,就是來烏克蘭參觀切爾諾貝爾,然後就又是一堆廢墟的照片拿來捕風捉影的,烏克蘭政府財政收入少,乾脆把這個事件當成生意來經營,但賺到了小錢卻失了國際形象,從此這個國家像是一個災難國,永遠在提醒人們烏克蘭不安全,我在這裡住了七、八年,看過的美女不計其數,至於因核災造成突變的畸形人,卻一個都沒見過,二十七年前的災難,前蘇聯政府拍拍屁股走人,烏克蘭政府接收這龐大的債務,經費完全是零;當年蘇聯政府發給救災人員和撤離居民特殊的身分和優惠的補償措施,在二十七年後的今天,已經造成社會的不公不義,年輕人因通貨膨脹買不起住宅,受災戶享受住宅半價,醫療免費,水電瓦斯交通各種公營事業不同程度優惠福利,有些受災戶已經是好幾間住宅,但是年輕人一間都買不起。我之前的房東也是這類身分的公民,我租他房子的時後,他還一直說我很好運,租他的房子可以享受最最最優惠的水電瓦斯暖氣費用,還記得那時第一個月去付暖氣費,帳單居然是負數的,而一般民眾每人每月的暖氣費是兩百多烏幣,多少年輕的家庭為了小孩子的教育在餓肚子時,而他這個受災戶,八十幾歲了還安安穩穩的什麼都不缺。所以說:反核是對的,為什麼要蓋一個核電站讓它爆炸以後,再養一大堆不事生產的人民呢?但是反過來說,以二十七年前這般落後的防災技術下,他們這些災民不是活的好好的?以現在的防災技術而論,核災有這麼可怕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說反核並不是因為看完廢墟而一時有感而發,我在學校的年代是讀環境科技的,自問也是個關注自然環保的人;自從我理解社會上各種發電廠之後便一直都有這想法。核污染對地球生態的影響是無庸置疑。我反核的原因也是著眼於這一點。即使在核電廠內百分百安全(你我深知這是不可能的假設),如何處理核廢料又是另一個問題。

      我之前不清楚烏克蘭政府是如何處理從電廠附近撤離的居民,謝謝你的講解,我想我明白社會大眾對這班幾十年前的災民現在過著的生活如何感到不平等,但我認為這純粹是政府施政方針有問題,而不是核電本身或核災事件帶來的後遺症。兩者不應混為一談。

      再者,防災技術再高,有所謂預防勝於治療,等到真的出了事才作補救,那時候一切都已經太遲。

      刪除